燕子来时新社,梨花落后清明。伴随着一树春景,清明节悄然而至,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自然节气点,也是传统节日。中国人历来讲究慎终追远,清明节对于我们的意义,在于表达对先辈的缅怀与感恩,保持对传统的敬畏与尊重。我国自古就有清明节吃鸡蛋、画鸡蛋的习俗,象征圆圆满满、健健康康,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、对生命、对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。
清明节也是一个外出远足、让心灵深深呼吸的假期,今年的清明受疫情的影响,我们不能像往常一样外出踏青。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,丰富疫情期间校园文化生活,增强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,经校领导研究决定,依托清明节吃鸡蛋、画鸡蛋的传统习俗,为在校的六千余名师生分发鸡蛋,引导青年学生从历史、民俗文化中汲取营养,坚定全校师生战胜疫情的勇气和信念。
为了保证鸡蛋及时足量供应,食堂师傅们一大早就开始忙碌准备,老师们帮忙分装;分发现场排队有序,师生们配合默契,鸡蛋分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。
艺术学院的学生拿到鸡蛋后,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,在蛋壳上绘画,各式各样的彩绘设计作品不仅承续着中华传统民俗脉络,还创意风格面貌一“新”,表达着必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。
在此次发放鸡蛋的同时,学校也为学生们分发防疫必备品——口罩,这也是继本次疫情以来,学校第三次为在校师生免费发放口罩,截至目前共发放三十余万只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“鸡蛋和口罩不仅是战胜疫情的强心剂,更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亲情温暖关怀,让我们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,同时,也坚定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,我们一定会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,做好自身防护,认真参加线上学习,不辜负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。”
隔离疫情不隔爱,浓浓关怀暖人心。作为师生工作生活最坚实的后盾,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,学校想师生之所想,急师生之所急,在全面实施全封闭管理的背景下,想方设法多方筹备生活及防疫物资,密切了解在校师生生活学习需求,积极开展各项暖心服务,用爱和温暖筑牢疫情防护屏障,激励广大师生团结一心、众志成城,全校师生前行的脚步更加有力,齐心携手,一起走进鲜花盛开的春天。